來源:檢察日報 時間:2012-10-24 12:07
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引來的“金鳳凰”,卻有人利用職務之便想盡辦法揩外來投資商的“油”。10月17日,安徽省定遠縣法院開庭審理“揩油局長”、該縣建設局原副局長張健受賄案,并當庭作出一審判決,以受賄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十四年,并處沒收財產25萬元。
被告人張健先后擔任定遠縣建筑管理質量監督站站長、縣建設局副局長。據檢察機關指控,2008年1月成立的定遠縣普達混凝土有限公司(下稱普達公司)是定遠縣招商引資的第一家混凝土預拌公司,法定代表人為李某。在普達公司經營面臨困難的情況下,定遠縣建筑管理質量監督站副站長張睿(另案處理)向李某提議與張健一起“入股”普達公司。為了得到張健及張睿對推廣使用預拌混凝土工作的支持、改善公司經營狀況,李某被迫同意張睿的要求。
2008年10月,張健與張睿、李某商定“入股”事項:二人各出資50萬元,利潤平分,具體事情由姚某(張健妻子)與張睿經辦。張健對妻子謊稱50萬元是借給張睿進行投資的。2008年10月28日,張健、張睿與李某簽訂“入股協議書”,協議約定以張睿父親的名義出資100萬元,收購普達公司10%的股份,不參與公司經營管理,公司每銷售一方混凝土提成5元。李某認為該提成超過百分之百的利潤,公司犧牲太大,但考慮到公司的生存和發展,被迫同意。協議簽訂后,張健與張睿籌款100萬元,于2008年10月31日匯入普達公司賬戶。為了獲取更多“利潤”,張健加大了推廣預拌混凝土的力度,普達公司混凝土銷售量明顯上升。
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,張睿以“提成款”、“轉讓費”等名義從普達公司索取289萬余元,并領回投入的100萬元。其間,張睿付給姚某38萬元。此外,張健還利用職務之便,在負責建筑工程審批、監管過程中,收受十余人的現金及購物卡11萬余元。
檢察官說法
定遠縣檢察院公訴科副科長陳兆奇介紹,此案中,張健與張睿利用職務便利,借所謂“投資入股”為名強要普達公司銷售提成款及轉讓費,不是其投資產生的合理利潤或孳息,而是變相向普達公司索賄。首先,張健、張睿對普達公司有監管職責,張健伙同張睿沒有真正與李某等股東合伙經營普達公司的意向,只是為了撈取好處;李某鑒于張健及張睿的身份地位以及其要在張健、張睿的監管下從事業務的實際情況,違心簽訂所謂協議,協議不是李某真實意思表示。其次,所謂合伙協議是不平等協議,張健、張睿不參與公司共同經營,也不承擔合伙經營的風險、共負盈虧。第三,張睿匯入普達公司的100萬元不是出資,只是張健等人借以向普達公司索要高額利益的幌子。這筆款項在普達公司存放時間只有8個多月,卻獲利289萬余元,完全背離了經營混凝土業務盈利的實際。因此,張健等人“投資”普達公司,既不是合作投資,也不是資金借貸,而是為了達到利用職權受賄目的而采取的一種掩飾手段,二者索賄與被索賄的關系非常明確。